|
陈绶祥:不中不西,没有准则,中国美术不应该是无主体的大杂菜导语:陈绶祥:不中不西,没有准则,中国美术不应该是无主体的大杂菜 现在的人很喜欢说一句“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在典雅殿堂上,相貌端庄的“大师”在挥洒自己的笔墨,最终出现了一幅极其“抽象”的“大作”,底下的人纷纷鼓掌,仿佛他们能在这幅作品面前得到“升华”,但当这些作品暴露在大家面前时候,人们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这什么玩意啊”;反观在民间小巷中,一些衣衫褴褛的人,描绘出的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但他们没有膨胀,仍然在践行着自己的艺术生涯。 极其明显的差距让人们对现在的艺术产生了一丝动摇,艺术究竟是什么,而属于中国的艺术是什么?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外来的文化对于我们本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该是互相融合的局面,却因为被压迫得太久导致人们对外来文化,捧得很高,顺便还把自己的东西放到脚底下踩一踩。 从上世纪动荡的年代到现在过去百年时间,当前的绘画和艺术有多大的关联吗?陈绶祥对这件事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绶祥 陈绶祥别名晓三,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享受国务院津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倡导“新文人画运动”,并且他认为新文人画本质上是文人画,文人画本质上是国画,国画本质上是中华文化。国画是对心灵做最后的抚慰,是对心灵最后的实现。 在2014年的一次活动中,他认为当前的绘画领域中存在一种问题,当前的绘画过于简单,而且因为国外的文化的影响,导致现在的文化处于不中不西阶段,而且没有自己的准则,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且绘画领域商业气息过于浓郁,用画画来谋取权益,当成发展经济的工具,不利于画画的发展,简直就像是大杂菜。 陈绶祥先生认为,现在外界对于中国画的认识很片面,不光是说外国人,就连本国人也是,中国画包含中国典型的文化类型,诗、书、画、印、字、词面面俱到,并非是只有画才行,但外界认为中国就只是水墨画。 陈绶祥提到认为中国画就是水墨画过于片面,为何不将希腊雕塑说成大理石雕塑呢?这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美术,才有资格对中国画评头论足,不然一切都是在耍流氓,就像现在很多所谓的评委,明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不足还要评价别人,简直就是徒增笑料。 【结语】 在先生的眼中,国画的发展关键是在于发展中国文化,培养以民族精神为主要,社会追求为共识的文化氛围,要有文化的积淀和自由的心灵。 虽然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一定能达到这种境界,但很可惜的是陈绶祥先生看不到这一天了,在2021年五月十日这天,陈绶祥因病辞世享年7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