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微信联络号

首页 >> 苏姓书画院 >>书画院会员 >>苏春生│书画 >> 苏春生 | 39次登临黄山,把山水灵韵画到极致!
详细内容

苏春生 | 39次登临黄山,把山水灵韵画到极致!

转载自公众号:十里玉见


苏春生01.jpg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往今来,黄山的奇谲瑰丽折服了一代又一代才子,为其写诗作画者不计其数。昔有梅清、石涛等深入黄山,师自然造化而成“黄山画派”,今亦有海派山水名家苏春生39次登临黄山,自成风姿独具、苍润秀美的苏式黄山画法。


00苏春生黄山情.jpg

▲ 点击观看视频   https://v.qq.com/x/page/e3361q5cqqa.html




壹:家学渊源,奠定艺术之路


苏春生的身上,有着当代难得的传统文人特质,温文尔雅、谦逊有礼,这与他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其父苏渊雷,是享誉学界的文史大家,有“诗书画三绝兼擅,文史哲一以贯之”的美誉。苏渊雷学富五车又交游甚广,家中常有文人墨客诗酒流连、畅谈言欢,其中便有唐云、钱瘦铁、陆俨少等海派名家。大人交谈时,幼年的苏春生便在旁添茶倒水,有时信笔涂鸦,也常常能得大家指导,艺术之路的基石,便从这时打下。


苏春生02.jpg

▲ 1951年,居住上海长乐路时,在小花园中拍全家福


苏春生03.jpg

▲1994年,祖孙三代摄于“钵水斋”

苏春生和儿子苏毅看苏渊雷先生挥毫题词




贰:学以致用,行以致远


1959年,苏春生如愿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大学三年级,他选择进入山水科,恰巧当时的院长潘天寿从上海邀请了陆俨少和俞子才前去教授山水,父辈的缘分得以继续,陆俨少也成为对苏春生影响最深刻的老师。


苏春生04.jpg

▲苏春生与陆俨少合照


苏春生05.gif

▲ 苏春生在校期间合照


及至今日,苏春生依然深深记得当年老师的谆谆教诲。他将所学的画好山水的关键概括为两点,一是正确认识传统的精华,二是到自然中去。


苏春生06.jpg

▲ 创作


在苏春生看来,传统国画中,当属山水画的内容最丰富,所以越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在校五年,他遍取学院内老师的长处,同时溯及画史上的大家,临摹、学习、吸收、消化诸家的先进理念、表现手法,在传统的丰厚土壤上茁壮成长。欣赏苏春生的山水画作,自然可见千年文化的悠然气韵。


苏春生07.jpg

苏春生08.jpg

▲ 阅读


而苏春生又不是只把自己困于书桌前的方寸之地。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技法与理论的内容需要自然的印证,而后在印证的过程中不断推翻、重建、融合、变化,才能完成新的开拓。于是苏春生也跟随着老师陆俨少及无数前人画家的脚步,走入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苏春生09.jpg

▲ 苏春生登黄山留念




叁:初踏安徽黄山,一见钟情


1972年,苏春生第一次登上黄山。那时还没有缆车,一行人只好徒步而上,住两块五一夜的招待所,在没有电的夜晚忍受高处的寒冷。然而向往已久终得所愿,艰苦的条件丝毫没有减少初上黄山的兴奋,苏春生瞬间便陷入了眼前盛景的魅力之中,如今提起依旧难掩激动。黄山的七十二峰、奇松怪石、云山雾海从此成为苏春生笔下的常客,相伴至今已是五十年。








▶ 黄山写生册


苏春生21.jpg

▲ 黄山册页-陆俨少题字


苏春生22.jpg

▲ 黄山册页-应野平题字



说起对黄山偏爱的原因,苏春生多次提到其中的千变万化。黄山奇峰林立,天然多嶙峋,云雾升腾翻涌之时更是变幻莫测,春夏秋冬、晴雨日月,时时有新意。黄山的美,是运动的,是瞬息万变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苏春生看来,黄山的内涵与传统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十分契合,最能表现画家的心胸,所以他对黄山百去不厌、百画不厌。


苏春生23.jpg

「奇峰耸秀」时间:2022年;尺寸:45x55cm


苏春生24.jpg

「黄岳晴雪」时间:2022年;尺寸:45x55cm


苏春生25.jpg

「松叠千重翠 山连万里云」时间:2022年;尺寸:45x55cm


苏春生26.jpg

「黄海朝晖」时间:90年代;尺寸:90x35cm


苏春生27.jpg

「绿水青山锦绣中华」时间:2017年;尺寸:235x100cm


苏春生28.jpg

「黄山北海朝晖」时间:2020年;尺寸:70*140cm


苏春生笔下的黄山,清逸灵动,生气勃发。他意图捕捉这座名山的全部风韵,便用深厚的功力和恰到好处的构图,取最妙的景,让远处的天与近处的石在一纸上相逢,在精心安排的繁简中达成深远的意境。


苏春生29.jpg

「水墨黄山卷」时间:1995年;尺寸:1350×45cm 

(谢稚柳题引首)


苏春生30.jpg

「三十六峰生白云卷」时间:2014年;尺寸:136×34cm 


苏春生31.jpg

「黄岳梦游图」时间:2006年;尺寸:129*62cm




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数十年深入交流,黄山的内蕴已然融入苏春生的一笔一画中。他以黄山为师、为友,在天地灵韵中体悟文化精神,人与自然的心有灵犀在虚虚实实的线条变幻中构成自出新意的黄山笔墨语汇,典雅秀丽、清俊舒朗、气韵生动,他画出黄山的气势,也画出中国山水的独特味道。


苏春生32.jpg

「千峰迎晓日」时间:2009年;尺寸:60×180cm


苏春生33.jpg

「雨后黄山铁铸成」时间:2006年;尺寸:80×180cm


艺术家是创造者,也是传播者。苏春生山水画得好,也教得好。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艺术系,苏春生成为第一届教师。本世纪初,他曾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之邀,参与拍摄了八集电视专题片《苏春生画黄山》系列讲座,又编写出版配套读物,将半生画山水的心得体会凝结成册,到现在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


苏春生51.jpg

▲ 1991年,苏春生为国画本科生讲解创作


苏春生52.jpg

▲ 1997年,苏春生参观小学美术课,并辅导中国画画法


陆俨少的晚年,不断地在创新,苏春生的晚年也不遑多让,海派画坛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体现在这对师徒身上。六十余年山水兼程,苏春生未曾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就,如今仍在探研水墨与色彩的更多可能,并向青绿山水中求索新的变法。



苏春生62.jpg

「青绿山水」时间:2022年;尺寸:45x55cm


苏春生63.jpg

「秋亭风帆图」时间:2014年;尺寸:53x53cm


苏春生64.jpg

「大青绿」


苏春生65.jpg

「漓江春早」


苏春生66.jpg

「桂林帆影」


而谈起创新,苏春生认为不能离开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一个黄山也称得上是博大精深,苏春生为自己生长其中的文化厚度与内涵深深着迷,一生都在学习。即便生于书香门第,少年之时已博览群书,如今的他仍觉自己的文化修养还需提高,依然在书中不断丰满精神世界,并带着这些养分哺育传统笔墨,与时俱进。


苏春生67.jpg





伍:艺术履历,辉煌成就


苏春生71.jpg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

九亭金地广场2号楼1308室

邮箱地址:

suqingzhao@sxwh.net.cn

       

网站导航

苏姓文化企业

天下苏姓一家亲

上海苏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hanghai Su Surnam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 ,ltd

苏姓文化

苏姓书画院

微信公众号

网管 “企业微信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