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微信联络号

首页 >> 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 >> 书画频道上海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山水画特展在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举行
详细内容

书画频道上海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山水画特展在上海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举行

艺术尚 2022-09-18 发表于上海

001.jpg


001a.jpg

《书画频道》视频


9月15日,由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博物馆支持,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主办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山水画特展”正式开展。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响应人文松江建设计划,围绕建设“书画之城”的目标,策划举办本次董其昌山水画特展,旨在通过本次展览,展示董其昌的山水画艺术及成就,弘扬松江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度传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江南文化基因,助力打响“上海之根”文化品牌,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本次展览主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源自董其昌对艺术创作的心得。


董其昌是松江地区孕育出的举世无双的大书画家,他承上启下,引领了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书画,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更是中国书画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代宗师,是松江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名片。他一生成就颇多,山水画最负盛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直接脱胎于此,并代表了董其昌划时代的艺术成就。


因此,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题策划此次展览,以宣传董其昌书画艺术和松江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导向,设置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线索吸引观众前来,展览内容严谨详实、提纲挈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带领观众一起剖析、欣赏、解读山水画作品,同时满足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双重需求,让每一位观众都能重新认识董其昌的山水画和松江古代辉煌的文化艺术,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与价值,激发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可与热爱。


此外,本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山水科普墙”,带观众跃升至历史长河上空,将山水画的样貌收进眼底。一千多年来,山水画从中国传统哲思中诞生,在一开始就追求“形似之外”的思想基础上,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自觉,不断突破新的高度。魏晋山水是人思想觉醒的外化,唐至宋初之画注重山水经营,苏轼以后,推阐画理、注重画意。元、明以来,在山水画上讲非人格化的气韵生动,以形而上的内容为中心,到董其昌彻底变换,成为艺术之艺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至今,人们可以从过往的山水画中找到几乎所有的答案,山水画是精神与现实,自然与认识,理论与实践之间互动的艺术,正如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自带的无尽的勃勃生机,启发人们在审美之路上继续开拓。


山水画,即是中华文化,它与诗书一体。唐诗宋词犹在耳边,山水画与他们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艺术世界。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从一开始诞生时就参与了中国艺术从无到有、逐步进化的过程。


朝代更迭,书画艺术也随之轮转,我们无法得知艺术史每一个转折点在何时出现,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究竟又会带来怎样的转变,但董其昌毫无疑问在实践和理论双重尺度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成为了艺术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一把标尺,没有董其昌的中国艺术史是不完整的。


董其昌的价值与意义是超越时代的,他使得山水画进入了下一个崭新的方向。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句话背后的是,中国山水画思想的传承与流变;他藉由山水画总结了过去的文人画,开创性地将文人画的风格特征以及审美取向确定了下来,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文人画成为传统绘画中不可撼动的主流。


002.jpg



01 展览现场


展览内容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设置了“以古为师”、“以天地为师”两个大部分,下设若干小标题。开头“绘事起源”部分,辅以根据文献考证、总结的年表,介绍了董其昌最初在何时何地喜欢上山水画,概述了董其昌的画学传承和艺术奠基。通过具体作品,带领观众们一览董其昌各个重要的艺术时期,叙述了董其昌山水画艺术从开始到成熟的全过程。“天地为师”、“以心为变”、“以古为变”三个部分,将历史考证与作品赏析、绘画理论结合,全方位阐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内涵和在董其昌艺术中的体现。“董其昌山水画特点”和“南北宗论”版块,阐述了具体的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详细地将董其昌山水画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面貌介绍给观众,呈现董其昌在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两个方面举世无双的成就。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png


009.png



02 采访现场


010.png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馆长  彭烨峰

接受《书画频道》采访


011.png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云间中国画院院长

吴立强

接受《书画频道》采访


012.png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  

韩雯

接受《书画频道》采访


013.png

松江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吴彬

接受《书画频道》采访


014.png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助理馆员 

贾佳慧

接受《书画频道》采访


03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16组董其昌山水画作品,其中上海博物馆馆藏董其昌真迹5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别展出的上海博物馆馆藏5组共12件董其昌真迹,每一件都经过上海博物馆的精心挑选,可以说是件件精品,不管是整体还是单品都拥有难得的观赏价值。5组作品浓缩了董其昌的艺术成长历程,包括十分少见的被确实认定为其早期画风的珍贵作品《山居图》、表现其艺术探索与转折时期“学古而变古”的作品《仿梅花庵主笔意图》、《深谷幽独图》,艺术中后期的画作《仿古山水册》和成熟时期的佳作《锡山烟霞图轴》。在整个展期内,观众们都可以近距离观赏、探索董其昌的精妙笔墨。


021.jpg

明 董其昌《仿梅花庵主笔意图》


022.jpg

明 董其昌《深谷幽独图》扇页


023.jpg

明 董其昌《山居图》扇页


024.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25.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26.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27.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28.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29.jpg

明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


030.jpg

明 董其昌《锡山烟霞图轴》



董其昌的价值与意义是超越时代的,他使得山水画进入了下一个崭新的方向。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句话背后的是,中国山水画思想的传承与流变;他藉由山水画总结了过去的文人画,开创性地将文人画的风格特征以及审美取向确定了下来,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文人画成为传统绘画中不可撼动的主流。


对于今人,董其昌有着知过去、明未来的价值,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的名字,更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书画艺术的名片,他为松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今的松江文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势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引我们向先贤学习,激励自身,了解并研究松江辉煌的书画艺术,接续发展自己的文化,建设属于我们的现代人文松江。


此回展览也是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的第三次合作,是上海博物馆支持五大新城文化建设行动,为助力“上海之根”文化品牌建设,针对松江“书画之城”的特色,与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形成长效互联合作机制的开局。同时,我们也借此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展览从2022年9月15日开展,持续至2022年12月15日结束。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

九亭金地广场2号楼1308室

邮箱地址:

suqingzhao@sxwh.net.cn

       

网站导航

苏姓文化企业

天下苏姓一家亲

上海苏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hanghai Su Surnam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 ,ltd

苏姓文化

苏姓书画院

微信公众号

网管 “企业微信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