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微信联络号

首页 >> 苏姓企业 >>企业文化 >>其他 >> 春风送暖入屠苏
详细内容

春风送暖入屠苏

001.jpg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的 “屠苏” 指什么?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当康震老师问及这个问题时,现场不少观众都面面相觑,李晨、海清等嘉宾也面有难色。而一位来自青岛的4岁萌娃王恒屹清晰回答了3个字“屠苏酒”,康老师会心一笑。


显然,中国诗词大会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屠苏指屠苏酒,是一种酒名。


这算是比较权威了,但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屠苏是一个地名,诗句意思就是说:暖暖的春风吹进了一个叫屠苏的地方。有的还认为屠苏指的是一种房屋。


钰姐对《元日》中屠苏一词的理解仍然是“屠苏酒”,现抛砖引玉分析下,敬请指正。


002.jpg


一、王安石《元日》:过年该有的样子


北宋著名宰相王安石写的《元日》一诗,可谓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每到一过年,人们常常会想起这首诗,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浓浓年味儿。尤其近几年,就更让人怀念30年前的年味儿了,一起回味下。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元日》读来令人动容: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温暖的春风送来了新年,人们兴高采烈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放爆竹、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等一系列除旧迎新的传统元素,让人感受到了过年该有的样子。这首诗慰藉了多少游子无处安放的心灵,欢乐、祥和、向往与希望,我认为这才是最简单、最快乐、最纯粹的心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把我们带入了过年欢快热闹的氛围中:噼啪的爆竹声裹挟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烟雾氤氲中,孩子们追逐嬉戏。人们喜气洋洋,畅饮着甘甜的美酒.....多美好的一幅过年的欢乐场景图。


但庆祝新年,自然少不了美酒,这里的美酒王安石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屠苏酒,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


003.jpg


二、什么是“屠苏”,有什么来历?


《元日》中提到了过年的几种习俗~~


1、燃爆竹。古时的人们有着朴素的观念,燃爆竹的习俗,是人们通过燃烧竹子爆裂发出的噼啪响声,来达到驱鬼避邪目的,只是后来沿袭并换成了鞭炮、烟花等。


2、贴桃符。也是古时一种习俗。初一这天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再将桃木板悬挂在门旁,用来驱魔避邪,与我们现在贴门神异曲同工。


3、喝屠苏酒。也是古代农历正月初一这天的一种习俗。这天,全家人畅饮着用屠苏酒,期待“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这显然是一种朴素的祈望。


瘟疫,对于人类而言,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吞噬生命的可怕摧毁力。尤其在古代,医疗条件差,医疗技术有限,喝屠苏酒以避疫对人们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毕竟,在人们的观念里,旧的一年已然过去,新的一年里全家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004.jpg


但“屠苏”本意到底指什么呢,有何出处呢?


钰姐为此专门查询了相关资料,的确,屠苏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屠苏酒,二是指房屋


1、屠苏,屠苏酒,一种酒名。在古代,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进屠苏酒、胶牙饧”。卢照邻写道:“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元日》里的屠苏更符合此意,指屠苏酒。


2、屠苏,房屋,如草庵。有人认为,“春风送暖入屠苏”是指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即人们的家里,那么屠苏就指房屋了,还用了主谓宾的结构来进行解析。


其实这种理解难免牵强。很多古文的真正意境、作者的意图,我们是无法逐字逐句去翻译的,而需结合上下文、古代风俗与历史文化去理解,这样方能理解到精髓。


“春风送暖入屠苏”显然不是简单地说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就完事了,而是说温暖的春风迎来了新年,人们痛快地畅饮着屠苏酒,以期望来年家人平安、健康和顺利。


005.jpg


那么,屠苏酒是怎么来的呢?


屠苏酒,据说是东汉神医华佗创制而成,配方有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如此也难怪能避除疫疬之邪、益气温阳、祛风散寒等。


屠苏酒,是由唐朝“药王”孙思邈推崇开来的。每年腊月末,孙思邈都要送给乡邻们一包药,让他们把药泡成药酒,在除夕那天晚上饮用(后改正月初一)可预防瘟疫。


后来经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比较有趣的是,古时喝屠苏酒,相当别致。


一般人饮酒是从长者开始的,但喝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者开饮的。学者董勋就提到过饮屠苏酒的习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最先喝,再依次喝到大,年纪最长者最后喝。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孩过年是增加了1岁,所以一家人都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就意味着生命少了1岁,晚一点喝就是祝他长寿之意。


006.jpg


因此,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之父苏辙在《除日》里这样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常言,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高龄在古代、在一个家庭里算是很年长的了,难怪最后喝屠苏酒。


所以,严格说起来,虽然有一种阔叶草叫屠苏草,但《元日》里的屠苏不是指屠苏草,也不是指古代的一种房屋,而是指一种药酒。


这种药酒有着上面提及的那些草药配方,因此古时又称之为椒酒


还有,《本草纲目》《遵生八签》等还记载有制屠苏酒的方子,当然说“一世无病”显然夸大其词了。但至于说屠苏酒究竟能不能防瘟疫,这也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只是说古代有这么一种说法而已。


综上,“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在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意境中,当然指的是屠苏酒,这是毋庸置疑的。


007.jpg


写在最后


在为数不多的中华文化名酒中,屠苏酒显得十分与众不同,堪称一枝独秀,它的文化内涵无与伦比。但要说明的是,屠苏酒并非防治百病。


中华传统文化的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元日》寥寥28字诗句中,我们便能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魅力,让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我认为,这就是中华诗词文化的特殊魅力吧,我国本就是诗词的国度,将诗词融进历史文化的内涵,那就更具魅力,让人爱不释手了。




百度等互联网资料:


屠苏酒01.jpg

1、“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

2、屠苏酒,古时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屠苏亦作“屠酥”,“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有的书上说,住在屠苏里的人们酿的一种酒就叫做屠苏酒。

《宋书·索虏传》:“ 焘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唐 杜甫 《冷淘》诗:“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

仇兆鳌注引《杜臆》:“锦屠苏,天子之屋。”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

九亭金地广场2号楼1308室

邮箱地址:

suqingzhao@sxwh.net.cn

       

网站导航

苏姓文化企业

天下苏姓一家亲

上海苏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hanghai Su Surnam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 ,ltd

苏姓文化

苏姓书画院

微信公众号

网管 “企业微信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