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微信联络号

苏姓历史名人
  • 苏秦简介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著作有《苏子》31篇,收于

  • 苏代简介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纵横家,东周洛阳人,纵横家苏秦的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或云秦兄弟五人,兄代、厉、辟、鹄,并游说。秦最少,故字季子。案秦弟代,代弟厉,《战国策》、《史记·苏秦传》皆同,唯谯周《古史考》、鱼豢《典略》为异。《索隐》云:“盖按苏氏谱云然也。”有文一篇《智囊全集-苏代》。智囊事齐愍王全集【原文】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

  • 苏武简介

    苏武(前140年前 [50] -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 ,民族英雄 。苏武在汉武帝时担任郎官。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归汉,拜典属国,禄中二千石。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元平元年(前74年)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重新拜右曹典属国。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 甘露三

  • 苏易简简介

    苏易简(958年—997年),字太简,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广福镇)人。北宋大臣,与苏舜钦、苏舜元,合称“铜山三苏”。太平兴国五年,参加进士考试,考中状元, [1] 起家将作监丞,出任升州通判,迁左赞善大夫、右拾遗、知制诰,连续七年主持贡举,公正无私,深得宋太宗信任。雍熙三年(986),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先后管理审官院、审刑院,掌管吏部选拔事务,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出任礼部侍郎、知邓州,累迁陈州知州。至道二年(996年)十二月,饮酒过度,去世于家中,获赠礼部尚书。主要作品有《文

  • 苏味道简介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 [1] 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身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神龙政变(705年)时,阿附张易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上,归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

  • 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人物生平青年游荡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

  •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

  • 苏辙简介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 [1]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

  • 苏绅简介

    苏绅,北宋中叶同安人,字仪甫,原名庆民,苏颂之父,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苏绅学问渊博,能文善辩。扬州州将盛度以文才自负,见到苏绅文章后大惊失色,自愧不如,苏绅因此知名。历任选拔贤良方正科考官、翰林院学士、史馆修纂、知制诰、集贤殿修纂、吏部郎中等职。苏绅锐于进取,对国家大事十分关心。安化土酋蒙光月寇掠宜州,打败官军,杀了钤辖、张怀志等6人。苏绅向朝廷提出制蛮方案:筹足军粮,作持久战的准备;派兵扼守关津要道,使其不能与外界沟通;警告诸蛮不得与蒙光月勾结,然后伺机直捣其巢穴。朝廷采用其策略,平定了蒙光月

  • 苏缄简介

    城隍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而经道教演衍的城池保护神,自宋代开始,朝廷逐渐将各地护国佑民的忠烈之士封为城隍之神。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人。(同安区社科联 供图)  在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中心,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城隍庙,里面安放的是福建人苏缄的雕像。与城隍庙相隔不远,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邕州知州苏缄殉难处。南宁城区内“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碑亭。(来源:南宁日报)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来源:“旅游广西”)  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

  • 苏结简介

    苏结闽地苏姓始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为泉州押卫都统帅,后世子孙至宋代人才辈出,元朝苏氏家族受株。人物生平同安苏姓入闽始祖苏益(856-949),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潮入闽,为泉州押卫都统帅,结庐于现在的同安县城西北隅葫芦山下,所以苏姓以“芦山”为堂号。苏益之子苏光诲于葫芦山下建府第,后来府第故宅成为宗祠“芦山堂”。苏姓传至第六代,诞生了伟大的科学家苏颂。在宋代,苏姓科第辈出,英贤竞立。可是到了元代,同安的苏姓因“粮祸”遭到了一场劫难。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苏唐官、苏唐

  • 苏颂简介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路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县。中国北宋中期官员,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苏颂出身闽南望族,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授宿州观察推官。此后长期在馆阁供职,广涉古籍,留心医学。嘉祐六年(1061年)后多次出知地方,治绩斐然,并两次出使辽朝、三任馆伴使。宋神宗时曾参与元丰改制。宋哲宗即位之初,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右丞,元祐七年(1092年)拜相。他执政时量能授任,务使百官守法遵职。同时不立党援、以

  • 苏味道与苏轼的关系

    苏轼是苏味道的十一世孙,他们之间隔了十代人。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即为苏味道的十世孙),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即为孙味道的十一世孙),三儿子叫苏辙(苏洵的长女是八娘),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扩展资料:1、苏味道苏味道 (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9岁能文。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

  • 苏缄:南宁城隍庙里供奉的福建人

      城隍是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而经道教演衍的城池保护神,自宋代开始,朝廷逐渐将各地护国佑民的忠烈之士封为城隍之神。  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人。(同安区社科联 供图)  在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中心,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城隍庙,里面安放的是福建人苏缄的雕像。与城隍庙相隔不远,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邕州知州苏缄殉难处。  南宁城区内“宋苏忠勇公成仁处”碑亭。(来源:南宁日报)  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来源:“旅游广西”)  苏缄(1016~1076),字宣甫,北宋泉州同安

  • 北宋科学巨匠苏颂!

    同安发布2020-12-11https://v.qq.com/x/page/b3214iz093l.htmlhttps://v.qq.com/x/page/b3214iz093l.htmlhttps://v.qq.com/x/page/b3214iz093l.htmlhttps://v.qq.com/x/page/b3214iz093l.html

  • 纪录片《苏东坡》

    苏东坡,他是天才的艺术家,是⾼品位的⽣活家,是新派探险家,是⾖腐⼼毒⾆,是元⽓淋漓乐天派,是⾃由的觉悟者,是⽆法被定义的苏东坡,是从古到今,宇宙间难得⼀见的有趣灵魂。只要你读宋词。就绕不过他的《念奴娇·⾚壁怀古》、《江城⼦·⼗年⽣死两茫茫》;只要你练书法,就绕不过他的《寒⾷帖》;即使你不练书法不读宋词,怎么也得吃饭吧,那你⼀定知道他的东坡⾁...... 每个中国⼈⼼中,都有⼀个苏东坡。如果你爱苏东坡,⼀定不可错过 —— 史上最全⾯、最⾛⼼的有关苏东坡的⼤型⼈⽂历史纪录⽚《苏东坡》。

  • 《寒食帖》:苏东坡与清明节的故事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24aac2b0000000001024475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在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发。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苏轼一纸《寒食帖》,写尽多少苍凉事4月4日是我国传统的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

  • 苏姓名人之苏轼 ——文坛巨人,诗、词、文、曲样样精通,千古奇人!

    来源:2020-11-09 河南锦秋文谱苏姓文化苏姓,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关于其姓氏来源,一般认为有二:出自己姓《姓纂》和《苏洵家谱》记载:颛顼帝的裔孙吴回是帝喾时期掌管民事的官员“火正”。吴回的孙子昆吾的后裔被封于苏,后迁都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其后代子孙遂以地名为姓,称为苏氏。出自外族北魏鲜卑族拔略氏族,北宋时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清朝时满洲八旗的伊拉哩氏、苏佳氏、苏度哩氏,苏尔佳氏等族人均有改汉族苏姓者。苏姓的图腾为一象形苏(稣)字,图上为苏草符号,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 外文名称The moon will have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

九亭金地广场2号楼1308室

邮箱地址:

suqingzhao@sxwh.net.cn

       

网站导航

苏姓文化企业

天下苏姓一家亲

上海苏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hanghai Su Surname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 ,ltd

苏姓文化

苏姓书画院

微信公众号

网管 “企业微信号”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